1899-110-2080 1899-110-2082
家谱研究
九部西夏皇族家谱能考证什么?
来源: | 作者:travel-100 | 发布时间: 2022-09-24 | 786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曹健和晁旭报道,2000年7月,西夏王陵迎来了第一批拜祭者--李积文和其父李培业。李培业的出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位李姓后裔家中藏有《皇族李氏家谱》《海敦李氏家谱》《李氏家乘》《西夏李氏世谱》《李氏世袭图考》等9部西夏皇族家谱,这似乎告诉世人,西夏皇族当年并未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灭绝。 根据家谱表明,李培业是西夏王国末代皇帝第23代子孙,李积文则为24代。著名西夏学专家李范文教授赴青海调查后认为,李培业为西夏皇族后裔是可能的。李范文又说,要断定其为西夏后裔容易,但要断定为西夏皇族后裔则并不简单,作为一个民族有许多民族特质,如共同的心理素质、复仇情绪、自尊心等,而单独到人则不然。 而另一些西夏学专家认为,李培业的家谱修撰于清代,最早的史料记载也在明代,距西夏灭亡年代久远,不足为凭。
       西夏是我国历史上西北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强盛时期曾经前期与北宋、辽,后期与南宋、金三足鼎立,公元1227年被蒙古大军所灭。由于灭西夏过程中遇到强力抵抗,成吉思汗也死于六盘山行宫,为此成吉思汗临终前发出灭绝命令:“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蒙古军队对西夏进行了毁灭性的屠戮,“城郭付之一炬,四面搜杀遗民,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西夏故地三十年无法恢复元气。 经过战争蹂躏、地震、兵乱、屠城,大部分西夏城镇沦为废墟,毁灭性的打击使得王朝的许多历史变成千古之谜。西夏文字少人识别、西夏书法狂草书被称为天书、西夏学被认为是绝学,西夏后裔也一度被认为毁灭于战争。
       近日著名西夏学学者李范文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李范文一直致力于西夏后裔研究,为此先后踏访四川甘孜、青海、甘肃、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南宋都城杭州等地调查考证,并结合文物考古实证,认为西夏后裔并非人们心中想象的被蒙古大军灭亡,部分党项族人在这场屠戮中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并逐步汉化、藏化、蒙化、回化以及进入尼泊尔国。
       李范文说,西夏亡国后,部分西夏后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四川、西藏等地区,变成了汉民。北京居庸关云台门石壁上的77行西夏文陀罗尼经,河北保定地区的西夏文碑,河南北部濮阳地区发现一支杨姓西夏后裔,这都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李范文将西夏后裔汉化归纳为五种情况:姓氏汉化、语言汉化、通婚汉化、民俗汉化、崇儒汉化。
       据西夏文献记载,西夏的先人党项人被称作弥药人,早先在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道孚、丹巴等县定居。如今,这里的木雅人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与其他民族有一定区别,他们的语言被称作“木雅语”或“道孚语”,与古代的党项族语--即西夏语在发音和基本词汇上比较接近,李范文考察后认为,部分党项族人在西夏亡国后返回原籍,与藏民相居,并逐渐藏化了。
       也有部分投降或被俘虏西夏人逐步蒙化。西夏国曾在鄂尔多斯高原驻扎军民,西夏灭亡后,这一地区被蒙古军占领,居住于此的原西夏国民仍被称作“木纳”即“弥药”,证明他们是西夏人的后裔。另外,战乱之后的西夏故地大量土地抛荒,统治者采取移民屯军的方法恢复生产,后居民大部分信奉了伊斯兰教,其中也包括党项族人,这些党项族人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回回居民。 另李范文调查考证认为,西夏亡国后,一部分党项族人逃到了尼泊尔国,尼泊尔夏尔巴人中就有从康巴地区到此的西夏先民和西夏灭亡后遁入尼泊尔的西夏后裔,当地不少人仍在使用木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