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110-2080 1899-110-2082
家谱研究
唐朝三次大规模修谱皆由皇室官方主导
来源: | 作者:travel-100 | 发布时间: 2022-08-20 | 1013 次浏览 | 分享到: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唐朝空前发达的经济文化为修史修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朝有三次大规模的修谱活动,均由唐王朝官方发起和主导。

第一次是唐太宗下令编修,唐太宗命韦挺、高土廉、岑文本等主持编修家谱,并组织一批学者、官吏、士族等人参与编修,大量搜集天下的家谱,与正史对照,辨其真伪。

第二次是在武则天时期,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理由,李义府以《氏族志》没有李氏的世系为理由,奏请改修,编修之后,谱名改为《姓氏录》。

第三次是中宗复位之时,柳冲认为《氏族志》和《姓氏录》已颁行近100年,士族变化很大,便请求改修。柳冲、张锡、徐坚、魏元忠、吴耀等人根据《氏族志》重新编修,几重波折,编修完成《姓族系录》。

唐朝皇室家谱在这三次大规模修谱过程中也得到了系统的完善和扩充。唐朝皇室家谱记载的内容会包括历代皇帝及其子孙的基本情况、传承世系等。唐朝的宗室群体也是皇室的重要部分,宗室就是皇帝的至亲;唐高祖时期大封宗室,祖父、父都被封王,成为皇室的分支,到唐睿宗时期,依旧按照这种方法分封宗室,这些宗室按惯例,都是要编入家谱的。皇帝中除了因未成年去世而无子的,其他与各自皇后嫔妃生的儿女,除继承者外都被分封到各地,有些后代还留在受封之地生息繁衍,他们都自称为皇族后人。

唐朝家谱体例格式没有太大变化,一般家谱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来表示世系图表,详细说明每个人物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以及配偶姓氏名字等等,要注意的是绘图要清晰,字迹要工整;官修家谱内容是按照唐朝政治划分,依照州、郡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多者四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