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110-2080 1899-110-2082
资讯公告
南京大学“毗陵思源”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常州开展家谱发展调查
来源: | 作者:travel-100 | 发布时间: 2022-07-27 | 1563 次浏览 | 分享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家谱源远流长,历史演变曲折无常,有了一部《家谱》,就可了解先祖迁徙轨迹,也可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近年来在民间部分地区刮起了一股“家谱热”,大大小小的家族或是着手修谱,或是陆续参与宗亲会寻亲认祖,在民间,尤其是东南地区带动起了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新闻也对宗族之事多有报道,甚至大学课堂上都出现了有关宗谱的讨论。为了与这种近年开始复兴却仍和年轻人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文化亲密接触,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毗陵思源”实践小队在2017暑假外出进行了三次实践活动。配合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问卷调查、新闻整理等工作,小组成员对家谱文化的认识步步深入。

2017年7月19日,小队顶着炎炎烈日,在常州家谱馆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次活动。常州家谱馆是由常州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先生创办,常州市华音公益文化基金会(筹)谱牒文化基金姚臻资助的民间藏品馆。馆藏主题分为八大部分:姓氏起源、百姓图腾、家谱起源、修谱指南、常州祠堂简介、云溪名门、家谱实物、谱牒雕版,从不同方面展示与介绍谱牒文化常识。在常州家谱馆里,陈列着一万多册来自全国各地的家谱,涵盖了一千多品,两百多个姓氏。其中,既有清代、民国时期的老家谱,也有近年间常州市民新修的家族谱籍。队员们踱步馆内,浏览卷卷文献,也对常州几大家族的起源发展有了一定了解。古色古香的前后北岸仿佛将我们带回千年前的古城。“中吴要铺,八邑名都”镌刻于方志馆的墙壁上,展现历史的源远流长。随后,队员们步行前往位于罗汉路的常州图书馆,来到四楼“地方古籍”区。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前来实践的大学生们,并拿出厚厚的庄氏家谱供队员们阅览。纸张起落之间,不禁让人感叹历史的厚重,祖先文化的深远。

2017年7月25日,小组开展了第二次外出实践。这一次队员们来到了常州清砚谱社,拜访了负责人陈一青先生,聆听了常州宗谱文化大师恽校长的讲话。恽老先生从事修谱工作多年,对宗谱文化也研究颇深。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访问中,队员们初次了解到了修谱所需的程序:找到老谱、成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调查采访、编辑制作、校对出版。一本优秀完整的家谱还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几年一小修,几十年一大修,才能保持家谱血液的流动。在谈及当代重建族谱与古代修谱的不同时,恽校长提到了男女平等观念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一体化等社会现实的变化,对修谱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这些变化固然体现了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但也使得修谱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热点、难点问题。人们对待家谱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有人认为修谱是一件自发的、必须完成的事,也有人认为修谱完全就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无用之举。面对不同的声音,队员们意识到家谱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大变数。

2017年8月2日,小队开展了暑期最后一次外出实践。这一次队员们拜访了常州一家正在修谱的邵氏叔伯三兄弟,与他们在修谱工作室中进行面对面访谈交流。首先,邵先生讲述了开始着手修建家谱的原因和初衷。接着,他向队员们介绍了家族的发展历史,从北宋的布衣学者到战时南迁到家族灾难……起起落落的诸多经历使邵氏家族有了更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实际中修谱的具体情况,先生向队员们介绍了修谱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问题,并提出了修谱需要克服的“三大关”,即老谱关,人力关,经济关。在观念和社会结构改变的今天,邵老伯对于传统的谱牒家族文化的现实意义真切的感受使队员们认识到修谱的过程正是凝聚家族血缘关系良好机会。当家谱修好后,族人认真学习阅读家谱能够从中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令传统历史文化精神得到传承。

随着第三次活动的圆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外出实践部分暂告一个段落。通过这些实地探访与面对面交流,小组成员们对家谱文化的理解也不断深入。这三次活动可以说是相当高效的,每次活动前队员们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整理录音笔记等,再配合资料的查阅,最终形成大学生对家谱的独到见解。在以后的实践中,队员们必将收获更多。

本文原文转载自南京大学官网。